第二十八章 大军来袭-《混血八旗》
第(2/3)页
“不必多说,去准备吧!”黄达平懒得再说,直接打断了刘据的话,把两人给轰了出去。
面对两个实在到吃饭不知饥饱的汉子,黄达平不想再浪费自己不多的体力。黄达平这次不顾枪伤未愈,非要领兵出战,可不是为了去亲手报仇。能统帅两千五百太平军的太平军统帅,可不是凭着一股蛮劲作战的。报仇只是他鼓舞士气的一种说辞,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配合大局。
附近一直和后营对峙的清军,已经在这一带活动了一些时日。太平军多次击败过他们,甚至发动袭营还击杀了他们的主将。以往太平军并没有太拿他们当回事,只是一直没有时间,不然早就将他们剿灭了。一直相安无事,不代表以后也可以相安无事。眼下这伙清军,已经变得十分碍眼了。
两月前黄达平带着左师最年轻的旅帅段炳权外出巡视,遇到了一伙被清军打散的太平军新军。一时手痒的黄达平带着队伍就追了上去,结果已成瓮中之鳖的小股清军,竟然等来了大批的援军。黄达平在阴沟里翻了船,不仅自己被清军暗算挨了一枪,还折损了上百名弟兄。就连平时最看好的后辈段炳权,也死在了乱军之中。养伤的两个多月,黄达平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雪恨,但他不只是打算剿灭这股清军,还盘算着就地驻防。
去年9月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北大营,下一步就该解决南京城外的江南大营了,而暗算自己的这股清军刚好在淳化和秣陵之间。虽然清军兵力仅数百人,而且战力低下,不会威胁到大军。但这股清军就好像一个观察哨所,成了江南大营的外围防线。太平军假若北上击敌,必须从此地经过,淳化和秣陵两处要津都在这股清军的监控之下。一旦战事突起,这股清军就能向江南大营预警,给江南大营争取到准备的时间。所以黄达平必须解决掉这股清军,而且全师驻防当地,彻底肃清江南大营的外围。
为了应对江南大营清军的反扑,黄达平还特意从忠王那里要来了五门洋炮。*的威力,曾经追随忠王多时的黄达平自然晓得。而那五名洋兵则有两个作用,一是指挥操作洋炮,二则是为了报一枪之仇。两月前那场混战黄达平印象深刻,虽然清军有了大股援军,但太平军当时并未败。是清军的洋枪连施暗算,几乎打光了太平军的指挥官,才彻底的击败了太平军。这次有了五名洋兵,黄达平就不信了,你清妖的洋枪使的再好,还能比洋人使的还好。
出发前黄达平亲自看了洋兵们试射洋枪洋炮,打得是又准又快,让黄达平信心大增。太平军没有选择隐蔽行军,而是大张旗鼓的直逼清军驻扎的荒村。黄达平有足够的信心,以一师两千五百天兵之众,去围殴数百八旗兵,简直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。说这些八旗兵师乌合之众都侮辱了乌合之众这个词,他们根本就是一群只会瞎咋呼的地痞流氓,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。黄达平想不到的是,这些八旗兵经过两个月的折磨,已经面貌一新。在他前方的目的地,果兴阿已经把*都埋好了,正拉开架势等着他。
确定了主动出击的方案以后,果兴阿这几天也没闲着。先是利用显德带回来的物资,用红磷混合着碎瓷末,搞了一批拉火管出来。鉴于数量太少,安装在*上实在不够,火炮又还没到货,果兴阿只好搞了一批拉火引发的*出来。毕竟如果主动出击,村子就空虚了,这荒村虽然不值钱,但小庙地窖里可藏着果兴阿的全部家当呢!无论如何也得留下点防御机关,起码不能把小金库拱手送人。
然后就是训练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隐蔽能力,毕竟出门去偷袭人家,跑路的能力和躲猫猫的能力可不能差。果兴阿野外拉练和荒野求生玩的正开心的时候,骑兵哨探给果兴阿送来了一个好消息,将近三千实打实的太平军奔他来了。果兴阿也没含糊,二话没说带着队伍就撤回了村里,直接埋*挖战壕,躲了个严严实实。当黄达平在上次土匪们的营地位置摆开阵势的时候,果兴阿霍尔连火箭的发射架都架好了。
黄达平看着静悄悄的荒村心里有些发虚,清军的动作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。如果不是土墙边若隐若现的还有些人影晃动,黄达平几乎相信村子里的清军已经跑光了。这些清妖什么时候,反应这么快了。而且寂静的环境充分说明了清军训练有素,和黄达平心中想象的兵荒马乱的画面完全两种画风。
为了更好的观察清军的情况,黄达平不知不觉的驱马向前,走近到了村口三百米左右。看着严阵以待的清军,黄达平有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。遇到八旗兵就是打落水狗和撵鸭子,已经让黄达平习惯了八旗兵作战风格,突然面对风格大变的清军,黄达平有些不会玩了。
“嘭!”黄达平面对清军防线失神的时候,侦察排的狙击手可没失神。见太平军一个骑马的家伙,带着几个卫兵,神气异常的走到阵地前发呆,狙击手对着黄达平就是一枪。
随着枪声响过,黄达平的战马一头栽倒在地,本就有伤在身的黄达平也很是狼狈的被摔在了地上。身边的几名卫兵,急忙上前把黄达平围了起来,拉起他向后就撤。隐蔽在各个角落的侦察排狙击手们,那里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,对着人堆就是一顿攒射。当黄达平脱离射击范围的时候,八名卫兵中已有五人横尸就地。
“师帅,您没事吧!”刘据和孔国栋等几名旅帅,急忙聚到了黄达平身边,检视他的伤情。
“不碍的!一时忘了清妖喜好偷袭,就要躲在暗处放枪。”黄达平很不在意,随手挥退了众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