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宁缺毋滥不寂寞-《相爱不如相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小云又在那里给姐姐聊起了语音,她告诉小莱,姐姐收到了其他学校的复试通知,两个人真心为她感到高兴。小莱给小云又透漏一个重要的消息,那就是她姐姐调剂的学校非常不错,能录取最好了。

    不知心比天高,还是弄不清现状,那位姐姐竟然拒绝了导师的好意。小云在电话那头说了她足足一个小时。

    真不知道她是哪根筋不对了,小莱也觉得这女孩的姐姐,脑子有点毛病,毕竟年龄摆在那里,调剂的学校都是211,这都不行,非要在北京,这真的是太气人了。

    这两小姐妹,你一言我一言,最后争执不下,小云只得作罢,最后告诉姐姐,学费她负责,只要她愿意去上学。

    可能人就是想不开吧,等她想开了,她也错过了,小莱在那里劝着小云,只是心里有些想法,不能随便跟人说的,那毕竟是人家姐姐。

    没有工作经验,能力有限,工作不稳定,又没有太多继续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还不听人劝,这实在让人无法理解,也没办法沟通,可能脑子真的缺一根筋吧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现在也渐渐形成一种群体。他们都在为了所谓的梦想,追寻着,追赶着,可当他们离梦想仅一步之遥时,又停滞不前了。他们不愿意为了梦想曲折绕远,而是一直都以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得失,不会为了那个终极梦想,暂时转个弯,只会硬着头皮,拗在那里,任无情的风雨刮擦着伤痕,任现实的残酷冲击着那颗为了梦想而不屈却异常脆弱的心。

    这就是这群人的执着,有些偏激。这个群体也在一天天壮大,已经形成为一种社会现象。在小莱眼里,这也是现代科举制度应该改革的地方,不应该蹉跎了岁月,又埋没了无数的人才,至少在他们现在的青春年华里,来个大改革。

    这将会带给无数人的一种莫大的激励,社会判断人才的标准不再单单以考试为主,而更应偏向人才和知识能力。

    晚上,小莱在宿舍无聊,跟着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单位加班。

    最近小莱的侄子不时会给她发几条信息,告诉她最近的学习情况。侄子快要上初中了,但是成绩不太好,父母都很忙,没空帮他检查作业,也没空接送他,整体看起来,孩子有点孤单。

    每天放了学,只有托班阿姨会准时来接他,这让孩子心里感到一点温暖和关怀,他的爸爸只懂忙工作,妈妈有时整天不着家,一周都见了几次面,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,慢慢变得有些孤僻。
    第(2/3)页